从“单兵作战”到“强强联合” 济源9家合作社结盟求共赢
2022-03-28 10:44:12 来源: 济源日报
关注河南热线

如果说农户从“单打独斗”到抱团成立专业合作社,是农业发展迈向精耕细作的第一步,那么,在历经市场洗牌、脱颖而出后,选择“强强联手”组建“联合战队”的合作社,则是以改革先行军的姿态,再度站在了农业转型升级的前沿阵地。

3月27日,在梨林镇桥头村,王俊杰看着120亩郁郁葱葱的育种田,满心欢喜。

作为济源市富富康新农业植保合作社的一员,王俊杰是附近农田的“管家”。随着越来越多农户选择将农田的生产经营托管给合作社,王俊杰管辖的区域面积也不断增加。王俊杰说,这得益于济源首家合作社联合社的挂牌成立。

近年来,济源农民合作社培育数量快速增加、组织规模稳步扩大、发展质量也有所提升,济源农业标准化、规模化、组织化、集约化发展有了显著成效。但随着现代农业和机械化的深入推进,单个合作社的力量日渐显得单薄。因此,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下,合作社联合社应运而生。“一拥而上、优胜劣汰”的传统农业发展格局,也在这场敢于谋变的创新探索中,悄然改写。

2021年6月,济源首家合作社联合社落地梨林镇,9家成员单位成为敢于“吃螃蟹的人”。

据该合作社联合社理事王志超介绍,合作社联合社由喜耕田、富富康、新大地、合力等9家合作社共同组成。不仅涵盖了植保、农资、农机等,还增加了农艺、蔬菜制种、粮食收购等多领域各环节的专业服务技能,服务内容、功能和经营范围都得到了进一步拓展。

在合作社联合社技术员的建议和指导下,发展蔬菜制种;麦播晚、时间紧,合作社联合社综合协调农资、农机、农技人员等,紧急成立了一支播种小队,提前一周完成1.6万余亩的小麦播种任务……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,合作社联合社在成立当年就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。据统计,合作社联合社成立以来收割玉米1.1万余亩、大豆4000余亩,播种小麦1.6万余亩,培育白菜种苗800余亩。

“联合是为了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发挥更大的作用。”王志超介绍,在合作社联合社成立初期,他们就对9家成员单位的流转土地、农业机械、仓库、晾晒场等农业生产资源进行统一盘点,并登记造册,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,充分整合资源,有效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和生产成本,为农户增收致富提供保障。

“从原来的半托管到现在真正实现全托管,我们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的成本也都有所降低,各成员单位和农户也能从中享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。”王志超直言,对于各成员单位来说,合作社联合社成立后,每家都不再是单打独斗、无序竞争。不仅种植有了统一规划,成本有所降低,在产品销售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议价权。

今年合作社联合社共有全托管订单1.8万亩、半托管订单3万亩。“结盟是为了更大的共赢。”王志超掰着手指算起了精细账:合作社联合社统一购买农资能节约10%~20%的价格成本,小麦种植、收割以及犁地、耙地等环节成本都有明显下降,粮食售卖价格还比正常市场价格高一毛钱左右……

农户可以享受更多实惠,单个合作社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,合作社联合社也取得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。“这个‘螃蟹’吃得值!”王志超说。